close

fd038459d6b397073469d0fd2851b5c1.jpg

 2021-06-26  健康醫療網/記者黃心瑩報導   

隨著國內疫苗數量增加,越來越多類別人員開放接種,也隨之出現許多害怕施打的聲浪。

隨著國內疫苗數量增加,越來越多類別人員開放接種,也隨之出現許多害怕施打的聲浪。有些人認為「給我疫苗其餘免談!」、有些人則是被接連的「接種後死亡不良事件」嚇到不敢打。這種心態稱為「疫苗猶豫」(Vaccine hesitancy),在2019年就被WHO列為影響全球健康的十大威脅之一,身心科醫師姜學斌指出,要解決這個問題,必須要先理解這個現象。

疫苗猶豫是什麼? 出現與否三大關鍵

疫苗猶豫分成三個類別,前提是即便已有疫苗可以打,卻出現下列現象:雖然接受要打,但心中仍有不安,稱為被動接受;能拖就拖,或是只接受某種疫苗,稱為延遲接受;另外就是死都不打的類型,則稱完全拒絕。決定是否會出現疫苗猶豫有三大關鍵,姜學斌醫師解釋:

1.      信心:相信疫苗安全、信任打疫苗的體制,對於可能的不良事件處理也有信心。

2.      滿意:倘若目前感染疾病風險仍低,且疫苗並非必要手段時,可能就不會想要打疫苗。甚至想藉由群體免疫,自己就可以不用打疫苗。

3.      方便:是否可以簡單取得,距離近、便宜、不需等待。

全球皆有疫苗猶豫 在乎自己大於群體

疫苗猶豫並不是僅存在台灣,在世界上也並不少見。姜學斌醫師表示,歐美國家的疫苗猶豫者統計起來有近一半,韓國與日本大概有一半以上都是疫苗猶豫者,疫苗猶豫現象與許多背景因素相關,包括文化、戰爭、民眾對政府信任度等,要解決這一現象,需要長遠的計畫。今年5月刺胳針公共衛生期刊有一篇研究顯示,要說服疫苗猶豫者,解釋疫苗對個體的幫助,遠比起告知群體的好處有用。延伸來說,疫苗猶豫者可能較在乎的是自己,而非群體,因此用全體、國家、為別人想的大帽子扣在那些不想打疫苗的人身上,其實沒什麼用。

疫苗致死原因 過敏性休克與血栓

以AZ疫苗為例,在國外直接相關的致死原因,主要是注射完半小時內會出現的嚴重過敏性休克,另外則是在注射4-28天後出現的血栓併血小板低下症後群(TTS)。所以這幾天傳出的死亡個案,普遍認知是「直接與疫苗相關」的機會不大,因為這兩種死因一個來超快、一個要等至少幾天以上。但未來是否會出現與疫苗相關的死亡個案,還是要持續觀察。

打不到疫苗 躲好躲滿也有效

在打疫苗前,評估好自我狀態很重要,指揮中心也強調近期身體有狀況,或是慢性病情不穩定者,要仔細考慮是否要暫緩施打,最好能與主治醫師諮詢。若暫時打不到或是不適合打,今年6月初的英國研究也指出,其實做好完整自我防護,口罩確實戴好,並避免外出,保護力與接受完整2劑疫苗相當,但疫苗不是萬能的,打完疫苗並不保證不會染病,繼續落實防疫新生活依舊很重要。

想勸親友打疫苗 同理心最重要

民眾若想勸說親友接種,姜學斌醫師強調,同理心很重要,每個人考量的點不同,不要以道德勒索的方式強迫對方,也不要誇大恐懼威脅對方。姜學斌醫師建議,先表達自己的關心,在說服他之前,先完整聆聽他擔心的點,整理後回饋給他聽並做確認,讓對方知道你明白他的焦慮。再依照個人情況,分析好處、壞處,並分享自己的決定。對於疫苗猶豫者,給予個人化的建議,比告知群體免疫好處來的有意義。最後,姜學斌醫師提醒,不論如何選擇權仍在對方手上,即使勸說失敗,也不要影響彼此的感情,「希望愛依舊在」。

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好友是護理人員~第一時間就來訊息~可以在網路報名打疫苗喔~~ 但是擱著還是沒去報名ㄝ~眼看著明天是截止日~就匆匆上網報名囉!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AZ疫苗/莫德納疫苗 兩者可選~心中是想選、莫德納疫苗  ~問了姊妹們~都說兩者都可啦!!好吧!就選兩著囉!!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誰知AZ疫苗隔了兩天就可以打唷!!是早上9:30分到10:30吧!!  !!當打完了針~全身肌肉痠痛~頭重重懶洋洋的攤平床上~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晚上就38.3發燒~~~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還好吃了普拿疼~也多喝水.隔了一天是還有點懶洋洋~但燒已退了~37.~ 下午後就恢復正常了~


    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墨語(福氣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9) 人氣()